近期,海(hai)南省(sheng)陸續在信用管理出臺多個規定,如《海(hai)南省(sheng)企業(ye)失信行為聯合(he)懲戒暫行辦法》、《商務誠(cheng)(cheng)信建(jian)設工(gong)作(zuo)實施(shi)方案》等(deng),從(cong)企業(ye)信用入手推進社會誠(cheng)(cheng)信體(ti)系建(jian)設。 追溯起來,海(hai)南誠(cheng)(cheng)信體(ti)系建(jian)設始(shi)于2003年(nian),曾是 ...
近期,海南省陸續在信用管理出臺多個規定,如《海南省企業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暫行辦法》、《商務誠信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等,從企業信用入手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
追溯起來,海南誠信體系建設始于2003年,曾是國內最先啟動信用建設的省份。然而經過十余年的發展,海南信用體系建設卻落后于很多兄弟省份,主要表現為:信用評級市場存在“以級定價”亂象、尚未構建起統一的信用信息平臺、企業參與信用評估意愿低等,這些因素束縛了海南省信用體系建設。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行重大戰略部署。依法治國,信用體系建設不可或缺。海南在加快推進國際旅游島建設中,如何突破多重瓶頸、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立一個公平守信的市場,尤為重要。
發展之需
失信成本小不少商家不在乎
“人不信于一時,則不信于一世”。有時候誠信與眼前利益相斥,很多人選擇失信于他人,導致信任度下降,甚至還會出現信任危機。
如今,企業失信情況仍普遍存在。例如日前媒體集中報道海口出現的“竹簽井蓋”事件,這些井蓋危害極大,民眾紛紛譴責建筑單位,監管部門開始調查并查處;今年國慶期間,三亞被曝光存在的水果攤短斤缺兩、海鮮排檔價格欺詐等行為,引發大家對三亞旅游的負面情緒,昭示了社會信用約束企業行為的重要性,對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戰。
海南省商業會會長劉宏和說,宰客是經營者利用非法手法欺詐消費者,獲取非法利潤的行為,它與制假售假、虛報冒領、學術不端等一樣,說到底是一種誠信缺失現象。商業失信頻發背后是懲戒不到位,因為被宰的游客不是每個人都會去工商部門投訴,而且就算被投訴,很多宰客經營者只是面臨被罰款等,并不能對其起到根本性的懲戒作用,這使得一些失信的商家心存僥幸,甚至漠視失信行為。
據有關方面統計,我國企業每年因誠信缺失,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6000億元。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迫在眉睫,通過減少失信行為的發生,規范市場環境,這在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
企業期盼
誠信興商社會環境
“我們最近上了一堂誠信經營的課,深刻理解了嚴把質量關對于企業生存、成長的重要性。”本土規模較大商超企業、海南旺佳旺超市的辦公室負責人鐘前銀感慨。
近期,旺佳旺超市因為售賣問題肉品被推到風口浪尖上,目前案件正在調查,已溯源至供應商環節。旺佳旺同時開始全面審視經營當中的各種風險,信用風險則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
鐘前銀說,超市售賣的產品質量出現問題,將會嚴重影響公司誠信。為此,公司最近制定了一個新規定:旺佳旺銷售的肉品,如果銷售人員發現外觀或氣味等有異常,可以立即下架,不需要上報總部等待調查結果,再決定是否下架。
在商業誠信缺乏的當下,旺佳旺超市每天進貨品種上萬種,采購到有問題產品的概率非常高。作為海南知名商超企業中的“本土派”,旺佳旺深知要想在大潤發、家樂福等外企巨頭的包圍中實現突圍,首先要做的就是誠信經營,才有機會繼續生存、發展。
鐘前銀期待,隨著海南省推進企業信用體系建設,企業都能意識到誠信興商的好處,區域內的社會信用環境會越來越好。畢竟,只有每家企業都提供合格的產品,這才能確保食品在生產、流通每個環節的安全、可靠,這樣的環境有助于企業成長壯大。
建設之困
散:企業信用信息分散各部門
●企業失信情況難掌握,有關部門無法及時懲戒
●小額貸款公司評估客戶信用記錄頗費周折
“失信企業應該受到聯合懲戒,但是我們沒有在第一時間掌握這些信息,無法及時取消企業應標政府項目的資格。”海南省政務中心副主任馬萬榮說。
為了獲取海口“竹簽井蓋”事件中涉及到的建筑企業的信息,省政務中心和國土資源廳對接協調了一個星期,才拿到違法企業處理文書,完成對企業的失信懲戒。
多年來,海南省各地各部門積極推進本地、本行業的信用信息系統建設,三亞構建“三亞旅游誠信管理系統平臺”,以平臺為基礎對旅游服務機構進行監督管理、信譽評價及信息公示;省質監局建設的“海南省質量誠信信息系統平臺”已上線運行;工商部門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平臺已基本搭建完畢;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以銀行信貸信息為主,推動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的建設。
這些平臺上收集的企業信用信息屬于企業行政信用,是企業主體在政府當中的征信記錄,表現在企業是否違反相關的法律法規或是行業規章。然而,由于這些信用信息沒有實現互聯互通,信息資源不能共享,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投資成本。
海南某小額貸款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說,他們平時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小微企業,但客戶信用記錄不全面,想到各部門申請企業信用信息公開卻發現很多仍無法對外公開。“想評估貸款對象的真實情況,我們有時只好花大價錢請外來的咨詢公司幫忙。如果各個政府部門的企業數據能對我們開放,我們的服務效率就會大大提升。”該負責人期待。
低:企業參與信用評級意愿低
●數十萬家500萬元以上產值企業,僅2621家參與評級
●評級需公布財務報表等,很多企業不樂意
“拿下了這個國家級評級,是對我們企業誠信經營中的高度認可。”近日,海南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紀委書記肖紅旭接到通知,公司獲得由中國質量協會評出的全國用戶滿意企業認證。
肖紅旭直言,多年的誠信經營給企業帶來跨越式發展,目前已是省百強企業,年納稅8000萬元。由于2010年獲得海南省企業信用評價中心授予的信用AAA評級(信用評級中的最高級別),企業在近2年的招投標中都能得到一定的加分。
然而,海南省內像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這樣重視信用評估的企業還不多,企業信用信息完善程度較低,現存的信息主要是企業在政府行政方面的一些違法信用,而企業在經濟行為中是否守約,例如是否違反合同約定、宰客、欺詐等這些市場信用信息幾乎沒有記錄。
省金融辦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3年間,海南省擁有數十萬家500萬元以上產值的企業,但是參與企業信用評級的僅為2621家,企業不愿意主動建立信用檔案。
海南省企業信用評價中心常務主任秦梽郡說,出現這個情況主要是企業信用市場需求還未能培養起來,即使失信于其它企業照樣可以投標一些大項目。如果企業在進行經濟活動中經常被要求出示信用信息,企業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忽視信用建設。
海口某大型餐飲企業負責人說,曾經有信用評級公司找上門來,建議參與信用評級工作,但仔細研究評級指標后發現:評級過程中需公布公司的財務報表和基本情況,“我們又不是上市企業,參與信用評級就相當于企業‘自除衣服’,在大眾的注目下開展‘裸體’運營。”該負責人說,雖然高評級對企業的品牌有所提升,但綜合考慮后還是選擇放棄信用評級。
亂:信用市場存在“以級定價”亂象
●花錢可以“買級別”,給的錢越多,評級越高;
●評估機構圍著企業轉,很多企業信用等級只升不降
“我給你3萬,你可不可以給我一個AAA級?”“價格再商量商量?”“評級機構多的是,你這里不行,我可以再找其他家。”……
省內一位資深信用評估從業人員坦言,以上的對話,在信用評級機構所屬經營團隊的溝通會上經常聽到,被評級企業付費“買級別”的現象并不鮮見。
“以價定級”或“以級定價”現象的存在,使得市場信用等級明顯虛高,嚴重地影響著投資者對信用評級行業的信任,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市場信用建設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省內一位資深信用評估從業人員坦言,海南信用評級市場“以價定級”或“以級定價”的現象更為嚴重,因為本地愿意進行評級的企業少,評級機構生存艱難,一些評估機構以不正當的手段搶奪市場,采取按等級收費的方式,評估費用和信用等級成正比。“信用評估市場上,企業屬于強勢地位,評估機構經常得求著他們參評。”
記者走訪省內多家評級機構調查發現,海南省有6家信用評估機構,自2010年規范管理以來,截至2013年10月末,全省參評企業累計2621家,A級以上信用等級企業1502家,占參評企業的57.3%。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企業信用評級的等級都是只升不降,如果信用評估機構想要對企業進行評級等級下調,企業就會拒絕參與評級。“現在很多評級機構根本不是去警示風險,而是通過評級報告抹殺風險。”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海南日報》記者。
破題之策
編織信用“大數據”讓誠信歸位
●方便社會大眾使用公共信用信息,引導社會信用導向
●動態采集信用數據,保證信息變化與評級結果同步完成
“信用體系建設本質是經營信息,只有完善信用信息收集才能進行信用信息管理。”中國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征信處相關負責人說。
從社會信用關系的主體來看,信用主要分為個人信用、企業信用和政府信用三大類。人民銀行正在依托金融機構完善個人信用信息采集工作,并建立信用檔案;企業信用信息分為行政信息與市場信息,從海南省的情況來看,企業行政信息較為健全,發改、財政、工信、環保、國土、稅務等部門均存放著海量的企業行政信用信息,市場信息主要由信用評估機構提供;政府信用信息收集工作剛剛起步,待進一步完善。
省金融辦資本信用處處長劉國鑫說,這些數據應該歸納到統一的平臺上,綜合利用分析。如海南即將推出的企業信用信息查詢平臺,就是一個非常有效的信用管理方式,里面可集納企業在政府機構內產生的正、負面信用信息。
中國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征信處相關負責人說,平臺信用信息管理需要有“大數據”思維,改變由分析人員收集有用的征信信息,對各項數據進行分析、評級,最終得到受評對象履約能力和履約意愿的評級方法。由于人工的介入,必然受到職業素養、道德品質等主觀因素影響,導致對受評對象的評價結果與客觀事實存在一定偏差。
該負責人進一步解釋,政府機構在適當保護個人、企業隱私權的基礎上,應該嘗試開放企業在政府機構中的信用數據以及政府信用信息。開放對象方面,不僅向社會信用機構盡可能地開放數據,還向各種數據開發、運用機構開放數據。信用數據是一個動態采集的過程,只有大數據信用平臺才能夠滿足評價結果與信用信息的同步,當受評對象的信用信息發生變化時,能夠對其信用進行快速及時的計算,保證了信用的實時性。
讓沒有信用產品的企業寸步難行
●政府應主動培育信用需求,在行政審批中推行信用把關制度
●征信服務機構、信用評估機構需對其生產的信用產品承擔法律責任
“企業不愿意主動參與信用評估工作,不是沒有意識到信用的重要性,而是覺得信用評估后沒有用處。在信用市場起步的初期,信用需求的培育需要政府主導。”秦梽郡認為。
秦梽郡說,政府要帶頭使用信用產品,在行政審批中推行信用把關制度,使用信用產品(如辦理貸款必須有征信報告、申請行政許可必須有信用資質證書、公務員錄用升職必須道德信用鑒定等)。對于信用好的企業和好的信用成果,政府應當實行鼓勵和獎勵制度。
海口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認為,中小微企業融資信用評級、互聯網金融信用評估等信用需求正在出現。淘寶、京東之類的電商已經催生了對網上商戶信譽風險的揭示需求,各種“寶寶”類的網上基金產品、P2P產品和眾籌產品也呼喚著信用評級來厘定風險,一個互聯網金融信用評級需求大爆炸的時代即將到來。
秦梽郡說,為規避信用評級機構“以級定價”等市場亂象,當信用市場需求培育起來后,政府對征信服務機構、信用評估機構必須實行嚴格管理。征信服務機構、信用評估機構必須對其生產的征信證明、信用評估報告、信用資質證書等信用產品承擔法律責任。
劉宏和建議,信用評級機構應該是市場的第三方,即政府、企業以外的第三方,這樣可避免主管信用管理的政府機構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
給守信者“點贊”
把失信者“拉黑”
●建立行業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讓失信者處處碰壁
●海南省將出臺守信激勵具體措施,讓守信者處處受益
“三亞旅游被曝光的宰客事件,或是各地的售樓欺詐新聞等等,這些行為有些并未觸犯法律法規,法律法規無法懲處他們,這時候可以讓信用懲戒來發揮作用,信用管理可以作為法律制裁的一項重要補充,督促企業守信守法,對于規范市場環境有著明顯的推動作用。海南國際旅游島應該是一個信用島,對失信企業進行聯合懲戒,可實現推動旅游行業等產業發展。”秦梽郡說。
海南省高院執行庭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人民法院嚴格按照法律規定,不斷創新執行方式方法,創造性地嘗試了一批新的執行措施。如限制高消費。被法院決定限制高消費的失信被執行人,在乘坐飛機,乘坐火車輪船的高端艙位,住星級以上酒店或在高爾夫球場、夜總會等高消費場所消費,外出旅游、度假等高消費行為均被限制。
“這一些措施目前各地法院已經運用得比較規范,法院和出入境管理機關之間的協作配合也比較順暢,實踐中非常有效。另外,限制投資、融資、置業,限制招投標,限制參與政府采購等措施的運用,都切實提高了被執行人的失信成本,有效促進了社會誠信守法氛圍的形成。”該負責人說。
劉國鑫說,在現有行政處罰措施的基礎上,海南省需要健全失信懲戒制度,建立各行業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為使企業珍惜誠信,享受守信帶來的好處,在突出失信懲戒的同時,海南省將推行守信激勵措施,包括依照有關規定授予相關榮譽稱號,在政府采購、項目招投標、資格審查、安排和撥付財政補貼資金等工作中,在同等條件下予以優先等。
下一步,省金融辦將推動各職能部門,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出臺守信激勵的具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