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tian),省(sheng)(sheng)公共信用(yong)(yong)信息(xi)服(fu)務大(da)廳建成(cheng)投入運(yun)行,作為我省(sheng)(sheng)社(she)會(hui)信用(yong)(yong)體系建設的又(you)一項重要成(cheng)果,該大(da)廳將(jiang)為我省(sheng)(sheng)社(she)會(hui)法人和自然人提供優質(zhi)高(gao)效的信用(yong)(yong)信息(xi)服(fu)務。記者了解到(dao),目(mu)前在(zai)該大(da)廳里已經能查(cha)詢企(qi)業等(deng)社(she)會(hui)法人信用(yong)(yong) ...
昨天,省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大廳建成投入運行,作為我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又一項重要成果,該大廳將為我省社會法人和自然人提供優質高效的信用信息服務。記者了解到,目前在該大廳里已經能查詢企業等社會法人信用信息,明年底有望開通個人信用信息查詢。而在現實中存在的拖欠工資、闖紅燈等行為都可能影響信用。
社會法人信用信息:制假售假、拖欠工資等行為都可能進“黑名單”
省信用辦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已經出臺的《江蘇省社會法人失信懲戒辦法(試行)》,社會法人的失信行為包括無法用工或者拖欠員工工資、不依法申報和繳納社會保險費、制造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等行為。
以拖欠員工工資為例,辦法規定,拖欠員工工資2個月以內的用人單位將被有關部門“約談”,拖欠時間2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的屬于較重失信行為,面臨減少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等懲戒。如果拖欠時間超過半年的,就被認定為嚴重失信行為,列入“黑名單”,面臨撤銷相關榮譽稱號,禁止參與評優、評先;不給予優惠政策或者財政資金補貼;禁止參加政府采購活動等處罰。
目前,省社會法人信用基礎數據庫經過兩期建設,已經完成,歸集入庫了40家省級部門和13個省轄市的企業信用信息及涉稅信息約1.7億條,涵蓋全省在業工商企業約190萬家,在業個體工商戶383萬家,民非和社會團體4847個,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其實建立這個平臺只是工作的第一步,全國很多的地方也都有這樣的平臺。關鍵問題就是怎么能讓它制度化地運轉、定期更新。因為只有這樣我們的這個平臺才是具有現實意義的,這也是我們實踐中很需要下功夫的。”他說。
據了解,我省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自建設以來,在政府部門聯動監管、稅收征管保障、銀行信貸、商業賄賂治理、視頻安全等方面開展信用服務,在政府部門和公用事業單位專項財政資金分配、采購招投標、評優評獎、信用管理貫標等工作中廣為應用,取得較好效果。
個人信用信息:
明年下半年有望建成,闖紅燈也可能進入失信程度記錄
根據晨報記者采訪了解到的情況,個人的信用信息平臺將覆蓋江蘇7900萬人。預計到明年下半年建成后,市民只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證件就可以查詢到自己的信用信息。
省信用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省個人信用基礎數據庫里面包含了省公安廳、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等40多個省級部門和省轄市記錄的自然人信用信息,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個人貸款情況,履約信息,行政機關、司法機關、行使公共管理職能的組織在行使職權過程中形成的與個人信用相關的信息等。
根據《江蘇省自然人失信懲戒辦法(試行)》中的規定,只要在江蘇連續居住滿一年以上的個人,其失信信息都將被錄入個人信用庫。拖欠公用事業繳費;行賄受賄;制假售假;不依法納稅的行為;非法侵占他人財物的行為;交通違法行為;實施家庭暴力以及不履行贍養、撫養義務的行為;違反公共場所和城市市容管理規定等都屬于失信行為。
“過去我們籠統地講闖紅燈會被列入‘黑名單’,但實際操作上,我們還會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判斷,也不是說一闖紅燈就會成為失信人的。”省信用辦的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江蘇省機動車駕駛人文明交通信用管理辦法(試行)》已提交省政府審議,今后牽涉的很多方面的信用記錄也會出臺相應的配套法規。
服務大廳怎么用?
信用信息只能“自己查自己”
據了解,服務大廳可以向行政機關、社會法人、自然人和信用服務機構等提供基礎性、公益性的公共信用信息查詢和服務,主要包括信用信息的審查、查詢、異議處理以及服務咨詢等。
企業或個人可選擇自查或者授權查詢。為了確保信息的安全,自然人自查時需提供身份證、申請表;授權別人查詢,需要雙方身份證、委托書以及申請表;企業法人自查時,則需要提供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經辦人身份證、申請表等材料。
在收到完備材料以后,工作人員會在3日內辦理完成,之后可在大廳領取報告或自費郵寄領取。具體的服務流程和相關表格可以在www.jsic.gov.cn“服務之窗”欄目、www.jiangsu.gov.cn“誠信江蘇”欄目或www.jseic.gov.cn“信用辦”欄目下查看下載。
需要注意的是,江蘇個人信用庫建成后,所有自然人都可以免費自行查詢信用情況,但限于個人隱私,每個人都只能查詢自己的信用記錄;任何人或單位未經許可不得查詢第三方的信用資料。
社會法人失信行為:無法用工、拖欠員工工資、不依法申報和繳納社會保險費、制造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等
個人失信行為:拖欠公用事業繳費;行賄受賄;制假售假;不依法納稅的行為;非法侵占他人財物的行為;交通違法行為;實施家庭暴力以及不履行贍養、撫養義務的行為;違反公共場所和城市市容管理規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