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飲(yin)料(liao)含(han)肉(rou)毒桿(gan)菌”、“火(huo)腿腸含(han)亞(ya)硝酸(suan)鹽”、“草莓(mei)含(han)有致癌(ai)農(nong)藥”……在互聯網(wang)(wang)技(ji)術(shu)飛(fei)速發展(zhan)的今(jin)天,網(wang)(wang)絡食(shi)品謠言也在不斷滋生(sheng)。 日前,在“2015凈化網(wang)(wang)絡安全 打擊食(shi)品謠言”研(yan)討會上,來自政(zheng)府(fu)、行業和(he)企 ...
“乳飲料含肉毒桿菌”、“火腿腸含亞硝酸鹽”、“草莓含有致癌農藥”……在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網絡食品謠言也在不斷滋生。
日前,在“2015凈化網絡安全 打擊食品謠言”研討會上,來自政府、行業和企業的相關專家圍繞謠言的來源、所造成的危害,應如何辨別與應對網絡食品謠言等議題展開討論,共同探討防范和打擊網絡謠言的有效途徑和辦法。
謠言讓企業“苦不堪言”
2015年還未過半,康師傅、娃哈哈、雙匯、可口可樂等眾多知名食品企業遭遇到大規模網絡謠言的攻擊。
“許多關于食品安全的不實信息給企業聲譽和生產經營帶來巨大傷害,不僅中傷了中國食品行業的信譽,也嚴重擾亂公平公正的市場經濟秩序。”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執行長室副總經理賈先德說。
今年5月初,微信平臺上突然大量流傳詆毀康師傅的謠言,短短幾天,在微信公眾號傳播600余次,閱讀量達140萬次,造成惡劣的影響。
對謠言的危害,娃哈哈集團黨委副書記、市場部部長李鳳媛也感同身受。截至今年5月19日,娃哈哈已經收到39個市場反饋各銷售區域受到各種形式的線上和線下謠言攻擊,涉及公司幾大支柱產品,公司的正常生產秩序受到嚴重干擾。
“集各方之力打擊網絡謠言已刻不容緩。”李鳳媛說。
嚴懲散布重大食品謠言者
“食品安全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國家食藥監總局新聞宣傳司副司長申敬旺表示,目前我國食品藥品產業體量巨大,安全管理水平正在提升,但仍然相對薄弱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引發食品安全問題的風險仍存在。這就需要政府部門、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提升食品安全的治理能力,推動形成尚德、守法的社會共治格局。
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副局長范小偉表示,做好打擊網絡食品謠言的工作,一是要廣泛動員,二是要集中清理,三是要加強引導,四是要及時辟謠,五是要嚴厲打擊,六是要健全機制。他建議,要建立網絡失信黑名單,將惡意傳播食品謠言的網民和網站納入黑名單,最大限度壓縮食品謠言生存空間;對于屢次制造、散布重大食品謠言的不法分子,要依法依規予以嚴懲,形成震懾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