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上(shang)海市經(jing)信委副主任邵志清(qing) 上(shang)海將(jiang)在2015年內為市民、企業(ye)免費提供一次(ci)查詢信用(yong)的機(ji)會,同時(shi)推廣(guang)自貿區經(jing)驗,讓信用(yong)好的人(ren)(ren)辦(ban)事更方便。 3月4日(ri),參加(jia)第(di)十二屆(jie)全國人(ren)(ren)民代表大(da)(da)會第(di)三次(ci)會議的全國人(ren)(ren)大(da)(da)代表、上(shang) ...
圖為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邵志清
上海將在2015年內為市民、企業免費提供一次查詢信用的機會,同時推廣自貿區經驗,讓信用好的人辦事更方便。
3月4日,參加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委副主任邵志清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透露了上述信息。
“只要你來查,都可以給你。”邵志清說,上海將在2015年內給市民、企業免費提供一次信用查詢的機會,查詢途徑有許多,可以個人到查詢大廳去查,也可以通過互聯網,甚至還可能開發APP、微信通道等。
邵志清指出,這項新生事物的難點主要在于身份認證。因為要保護隱私,特別是個人信用涉及隱私問題,“所以特別希望在比較審慎的這樣一個情況下面來推進,獲得當事人的授權。”
據邵志清介紹,政府掌握的公共信息應該在法律允許范圍之內,在不侵犯個人隱私的情況下對外開放,“如果屬于授權信息,取得當事人的授權以后,我們也可以進行開放,對社會進行開放。”
在邵志清看來,政府把掌握的數據資源向社會開放有利于激發市場活力,有利于未來的信用評級等。
“我們現在有3000多項數據,比如物業的欠繳、地鐵的逃票、違反公共秩序、相關處罰信息、還有獎勵、登記信息、違約、判決,以及各類社會組織掌握的一些信息,我們有99家單位提供了3000多項,總的條數有三億多。”邵志清介紹了上海市政府目前所掌握的個人信息。
對于有人提出的信用一旦糟糕會不會一直糟糕的擔心,邵志清解釋說,即使暫時信用記錄不好的話經過一段時間,如果信用持續保持良好將可以覆蓋,每個信息都有自己的屬性,“比方講,這個信息的有效期是兩年,有的是一年,有的是五年,但一般條件下我們五年以后就不再提供這樣的查詢。這也算是一個懲前毖后。”
邵志清還表示,未來從技術上看,信用查詢擴大到國內每一個公民,在技術上也不是一個大的問題。需要克服的主要是一個量的問題,還有一個各地聯網的問題,現在各個地方發展的階段還不一樣,有的可能要走得快一點,有的可能慢一點。
邵志清還透露,上海要推廣上海自貿區的經驗,未來對信用好的人給予更多辦事的方便。比如,在上海自貿區里,企業法人如果信用好的話,相關審查就不要了,即使抽檢也可以少抽檢,“而對于個人的話,比如上海圖書館的辦證,信用好的話押金就不要了。”邵志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