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ang)訂酒店未入(ru)住(zhu),網(wang)購拒簽,打車爽約,這些看(kan)起(qi)來(lai)并不嚴重的“違約”行為,今(jin)后將(jiang)(jiang)“后果很嚴重”,或許也將(jiang)(jiang)成為市民征信(xin)報告中的“污點”,會影響到(dao)市民申請房貸,甚(shen)至是相親擇偶。 今(jin)年(nian)1月,央行印發(fa)《關(guan)于 ...
網訂酒店未入住,網購拒簽,打車爽約,這些看起來并不嚴重的“違約”行為,今后將“后果很嚴重”,或許也將成為市民征信報告中的“污點”,會影響到市民申請房貸,甚至是相親擇偶。
今年1月,央行印發《關于做好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阿里、騰訊等8家民營企業做好個人征信業務的準備工作,準備時間6個月。眼下,個人征信牌照發放進入倒計時,這意味著,民營企業也將作為正規軍參與征信市場。相對于央行征信服務,專家指出,民營征信數據采集源更廣,將會滲透群眾生活細節,信用將越來越重要。
8家民企涉及生活各方面
記者看到,8家企業包括了集社交、購物大成者的騰訊、阿里,手握居民水、電、煤氣、固話、寬帶等繳費業務數據的拉卡拉等。
對此,福建建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闞小冬指出,相比銀行征信系統,民營征信的一個亮點就是個人征信數據采集從線下轉移到線上,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雖然目前暫未有官方消息表明,到底哪些數據將被采集。但業內紛紛預測,打車爽約、網購拒簽、水電費欠繳等,或都將成為個人征信報告中的“污點”。
“如果一個人的信用程度高,那么他在買房買車或者買互聯網理財產品時,會享受相對較高的授信額度。”騰訊征信一負責人說。
阿里相關負責人也告訴記者,用戶的信用程度越高,就能享受到越好的服務,比如可免押租車,再比如可以在6000多間酒店先住店后付錢,免去了交押金、查房等環節。此外,在金融借貸、租房等領域,也能享受到類似的服務。
記者了解到,這些民營企業采集的征信數據也已得到了其他國家的認可。例如,阿里旗下的芝麻信用可作為憑證,簡化申請簽證的流程。業內預測,今后在相親網站上,可以通過信用數據篩選交往對象,防止騙婚。
市民擔心民營征信難保公正
“企業有各自的數據平臺,業務側重點也不同,其個人征信報告能保證公正嗎?”采訪中,不少市民對民營征信的客觀性存有疑慮。
對此,闞小冬認為,8家企業的個人征信報告不盡相同這是正常的,最好是能夠做到數據共享,然后和央行報告結合,互相參考、印證。那么,用戶的個人隱私會不會在共享中泄露呢?
目前,對于哪些信息是隱私,哪些信息可以被分享,并沒有明確的規定和界限。但《征信業管理條例》中,禁止征信機構采集個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紋、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采集的其他個人信息。
而若要采集個人的收入、存款、有價證券、商業保險、不動產的信息和納稅數額信息,原則上不允許,除非征信機構明確告知信息主體提供該信息可能產生的不利后果,并取得其書面同意。
據悉,6日,中國人大網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草案)》,該草案對網絡信息安全做出了相關規定,市民可登錄該網站提出意見和建議,時間截至2015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