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jin)年6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放開消(xiao)費(fei)(fei)金(jin)融的(de)市(shi)場(chang)準入(ru),將原來16個城(cheng)市(shi)開展(zhan)的(de)消(xiao)費(fei)(fei)金(jin)融公(gong)司試點擴大至全國,增加消(xiao)費(fei)(fei)對經濟(ji)的(de)拉動力,大力發展(zhan)消(xiao)費(fei)(fei)金(jin)融,重(zhong)點服務中低(di)收入(ru)人群,釋放消(xiao)費(fei)(fei)潛力,促進消(xiao)費(fei)(fei)升(sheng)級 ...
今年6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放開消費金融的市場準入,將原來16個城市開展的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擴大至全國,增加消費對經濟的拉動力,大力發展消費金融,重點服務中低收入人群,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升級。
事實上,消費類信用貸已成為金融機構必爭之地,包括互聯網+公司、p2p平臺等都在爭相布局。目前,該類產品已趨向輕抵押、重信用模式。記者調查得知,市場上提供這類消費貸款產品的機構大體可分為四大派系:以工行逸貸、招行閃電貸等為代表的銀行系;以微粒貸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系;以平安易貸、中安信業旗下信用貸產品為代表的小額貸款公司系;以宜人貸、拍拍貸等為代表的p2p平臺系。
在互聯網技術、大數據的支持下,“xx秒到賬”、“隨借隨還”等便捷性遠超此前的消費貸款產品,但據記者調查了解,有些機構提供的消費貸款并未實現其宣稱的“xx秒到賬”,且提前還款有的還需付出更多成本。
“閃電到賬”多有附加條件
記者以借款人身份先后致電幾家p2p平臺,咨詢申請個人消費貸款產品,被告知要提交身份證、銀行流水單、個人征信報告等一系列資料,經過后臺審核流程下來,一天內放款幾乎是不可能的。某p2p平臺的工作人員解釋說,“我們保證的是審核通過后給你在一天內放款,至于審核期限通常在1至3天。”
那么,市場上的“閃電到賬”產品究竟如何?據了解,其多是銀行和一些具有技術實力的互聯網公司提供的消費貸款產品,通常實施“白名單”準入制,也就是說,由他們設定一些條件以決定申請人是否可以申請到貸款。比如,招行的“閃電貸”,目前處于內測階段,招行要求是持卡客戶,且是代發工資的用戶,這是能夠享有“閃電貸”的基本條件,申請貸款后方能幾分鐘內到賬。再比如,微眾銀行的“微粒貸”,同樣對貸款客戶有選擇,首批客戶針對部分qq用戶,借“財付通”的支付渠道進行放貸和收款,申請貸款后也基本能在幾分鐘內到賬。
也就是說,能提供“閃電到賬”貸款的必定是前期已經掌握申請人各項賬戶交易數據、信用數據,在此基礎上給出可貸(授信)額度,并省略繁瑣的審批程序,進而實現快速放款。
哪類消費類信用貸劃算
不少消費貸款產品均宣稱“為了方便客戶,可‘隨借隨還’”,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其中一些機構要求若提前還款,須一次性還清,不接受分期分批還貸;一些機構要求,若提前還款不利于提升信用額度,或不利于下次借款調低利率;更有一些機構會對提前還款者收取違約金。
據了解,小額貸款公司系、p2p平臺系的消費貸款就易出現提前還款收取“違約金”的情況,比如宜信公司的宜人貸,如果提前還款要收取未還金額的千分之五作為違約金。另外,由于該產品設計的是每月還款模式,所以如果貸款人在當月還款日之前還款,并不會減少幾天的利息,而是同樣要扣取當月整月的貸款利息。再比如,中安信業的小額純信用貸款產品,如果提前還款,違約金按未還金額的2.5%一次性收取。如此看來,“隨借隨還”有時也會增加借款成本。
那么,現在市場上,各種消費類信用貸款的利率究竟如何?據記者了解,一般銀行系的貸款價格相對便宜,比如“閃電貸”日利率約0.035%左右,月利率在3.4%至4.8%之間不等(根據個人的信用記錄、交易狀況、背景資歷而定),折合年利率13%左右;互聯網公司系次之,比如“微粒貸”按天計息,日息萬分之五,折合年利率為18.25%;小額貸款公司系和p2p平臺系,除收取貸款利息外,通常還會收取一定的服務費,借款成本相對會高一些,比如宜人貸月利率0.78%至1.89%(含服務費).
要審慎選擇貸款平臺
對于消費類信用貸款的資金來源,記者了解到,有的小額貸款公司可能用自有資金放貸,也可能是委托銀行放貸(由小額貸款公司審批確定放貸額度),如果是委托銀行放貸,那么借款人就需要簽訂三方協議,最終借的錢仍通過小額貸款公司來償付。
p2p平臺則會給借款人匹配投資者,有的平臺是自由匹配,有的平臺會給借款人安排匹配,如此一來,在p2p平臺上貸款,借款人的債主恐怕并非一人,不過最終還款仍需通過p2p平臺進行。
專家提醒,無論是銀行系還是電商、互聯網公司系的消費貸款產品,消費者都應注意合同中還款的注意事項,同時,資金來源也需要了解清楚,以便發生糾紛時有針對性進行維權。另外,一定要審慎選擇貸款平臺,以免遭受欺詐和錢財受損,且在借貸時要考慮自身的還款能力,量力而行,現在銀行、部分小貸公司等機構和央行征信中心數據系統已有對接,一旦借款人不能如期還貸,就會影響未來的個人信用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