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體報道乘(cheng)(cheng)火(huo)車(che)逃(tao)票將被(bei)納(na)入社(she)會失(shi)(shi)信記錄(lu),嚴(yan)重(zhong)失(shi)(shi)信當(dang)事人將被(bei)聯合懲(cheng)戒,失(shi)(shi)信記錄(lu)將提供(gong)給社(she)會信用機構,失(shi)(shi)信人出行、信貸等社(she)會活動(dong)將受到制約,引發網友(you)熱議。 乘(cheng)(cheng)火(huo)車(che)逃(tao)票問題由來(lai)已久且屢禁不止, ...
近日,媒體報道乘火車逃票將被納入社會失信記錄,嚴重失信當事人將被聯合懲戒,失信記錄將提供給社會信用機構,失信人出行、信貸等社會活動將受到制約,引發網友熱議。
乘火車逃票問題由來已久且屢禁不止,一直是影響春運正常運作的“蛀蟲”。偽造、涂改過期車票或偽造乘車減價憑證乘坐火車,無票乘車或買短坐長、借用他人乘車證件乘車等行為,往小看不過是鐵道部門的一些經濟損失,往大看卻反應整體社會的道德滑坡。
24日,2016年春運大幕正式拉開。在2016年全國春運電視電話會議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明確表示,信用建設將成為今年春運工作的重點。
其實,早在2014年9月北京鐵路局就推出了“北京鐵路局乘車誠信管理系統”,對不法乘車行為錄入“北京鐵路局乘車誠信管理系統”,并發放《無票乘車告知確認書》。在上海,2013年就將地鐵逃票者身份信息納入個人誠信體系。
然而,逃票問題似乎并未因此得到有效緩解。
從2014年9月1日至2016年1月21日,北京鐵路局共計發出《無票乘車告知確認書》17534張、《動車組列車內吸煙告知確認書》42張,共查堵并移交公安部門利用掛失補乘車違法嫌疑人8人。推行500余天,已發出上萬張確認書,意味著平均每天有30多起逃票行為發生。
是什么原因令逃票行為仍然肆意妄為?一方面是個人利己主義作祟,貪圖小利,另一方面是當前社會道德修養的缺失,以自身利益作為出發點卻忽視了整個社會的正常秩序。
此外,相關部門懲戒力度不足也是逃票猖狂的原因之一。按規定,逃票者一旦被查獲,只需補票并加收50%的票款,犯規成本低廉,導致逃票者心存僥幸,屢屢“知法犯法”。
此次北京鐵路局對嚴重失信當事人采取聯合懲戒,并將失信記錄提供給社會信用機構,建立乘車誠信體系,將個人行為與誠信相關聯,體現了一種行為約束,一種社會制約。逃票者會出于逃票行為對日后在出行、信貸等方面諸多限制因素而猶豫,這無形中增加了逃票者的犯規成本,一定程度上震懾逃票者,促使旅客自覺養成憑票乘車的良好習慣。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寧。要真正實現誠信不能僅從誠信制度建設上下狠力,怎樣實現民眾道德自省自覺同樣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