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ri),百行征(zheng)信有(you)(you)限公司的個人(ren)征(zheng)信業務獲得央行許可,這也是央行頒發的首張個人(ren)征(zheng)信牌照。 中國互(hu)聯(lian)網(wang)金(jin)融(rong)協會聯(lian)合騰訊(xun)征(zheng)信、芝麻(ma)征(zheng)信等8家個人(ren)征(zheng)信機構,成立信聯(lian),與(yu)現有(you)(you)的網(wang)聯(lian)、銀(yin)聯(lian)形成金(jin)融(rong)信用(yong)的三大 ...
2月23日,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的個人征信業務獲得央行許可,這也是央行頒發的首張個人征信牌照。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聯合騰訊征信、芝麻征信等8家個人征信機構,成立信聯,與現有的網聯、銀聯形成金融信用的三大支柱。
信聯最大的特點在于信用數據整合,以前的信用數據都是碎片化、零散化、單一性,不同征信機構各管一攤,信用數據互不交流,給失信者提供了投機的土壤、環境和機會。以往都是中國人民銀行提供征信信息,這些征信信息主要來自銀行系統,信聯的成立意味著信用數據更為寬泛。
比如騰訊利用QQ、微信等社交工具和微信支付記錄沉淀大量數據判斷個人信用,阿里巴巴旗下的芝麻信用利用淘寶、天貓、及支付寶等平臺沉淀大量數據判斷個人信用。阿里巴巴活躍用戶4.93億,騰訊活躍用戶8.9億,遠超過現在金融信用系統的3億用戶,并且阿里、騰訊的數據記錄海量而全面。通過大數據整理、整合、共享,將能迅速判斷一個人的信用,數據作為金礦的開放性越發明顯。
信用數據的聯合共享,使誠信的重要性更加重要,信用就是財富,信用就是金錢,信用就是人脈,信用就是名片。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信用是社會關系的潤滑劑,將來找對象只需查查征信就可以了,是否和對方交往,只需查查對方的征信即可。
倡導2000多年的說教信用,終于在大數據的助推下,變得日益完善,人無信不立、商無信不活、國無信不穩、農無信不富。
刷臉技術的出現,我們只需簡單刷臉就可以知道信用是多少,簡單方便,守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難行,說教倡導信用、大數據記錄誠信、制度保證信用,信用將使市場交易更透明、更便利、效率高。
當然,任何新生事物都需要逐漸完善,信聯不代表解決一切信用,但信聯未來前景無疑光明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