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償債壓力最重的一年”,首份中國地方政府債評級報告出爐——廣東省財政廳近日公布了第三方報告《2014年廣東省政府債券評級報告》。報告顯示,廣東省地方政府性債務總額為10165.37億元。經評級,2014年廣東省政府 ...
在“償債壓力最重的一年”,首份中國地方政府債評級報告出爐——廣東省財政廳近日公布了第三方報告《2014年廣東省政府債券評級報告》。報告顯示,廣東省地方政府性債務總額為10165.37億元。經評級,2014年廣東省政府債券獲評最高信用等級——AAA。
今年,廣東、上海、北京、浙江等10個地方獲準試點自發自還政府債券。財政部要求,試點地區在公開招標發行前,要擇優選擇信用評級機構,開展債券信用評級,并發布信用評級報告。
市場經濟條件下,誰來給政府信用“打分”?此次,地方債券發行首次引入信用評級,被認為是一項重大突破,但亦有難題待解。
地方債緣何“壓力山大”?
目前,地方債務風險成了各方關注的焦點。一些學者“憂心忡忡”,直言中國地方債嚴重透支、不可持續。
審計署發布的審計報告稱,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10.8萬億元,從未來償債年度看,2014年、2015年到期的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分別占21.89%和17.06%。由此推算,今明兩年將有4.2萬億元地方債到期。
其實,市場經濟環境下,不必“談債色變”。在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政府負債運作是普遍現象,有些國家的負債率還相對較高。比如,2012年美國負債率為106.5%,日本為237.9%。
“但政府負債不能隨心所欲,它有一個前提,即這些債務是正當、規范和可控的。”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認為,盡管政府性債務資金大多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作用明顯;但短期內政府的償債和化解債務壓力,亦格外凸顯,堪稱“壓力山大”。
“地方政府舉債融資不規范,多頭舉債,舉借主體多達15.4萬家,涉及省、市、縣、鄉各級政府機關、事業單位、融資平臺公司和一些國有企業;舉債方式過多過濫,包括銀行貸款、企業債券、中期票據等30余種,為規避監管,已經從信貸轉向非信貸,從銀行表內轉向表外,從顯性轉向隱性。”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如是說。
王保安稱,絕大部分地方政府性債務資金沒有納入預算,缺乏規范的監督與約束,局部風險不容忽視。
貼信用標簽用意何在?
美聯儲數據顯示,1970—2011年間,經穆迪信用評級公司評級的市政債違約事件只有71件,而未評級的違約事件達2571件。由此可見,信用評級是促進地方政府債務信用化管理極為有效的手段。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作為市場消費主體之一,理應同公民、企業一道遵守社會信用原則。而當下,政府信用到底如何,并沒有科學的評價辦法,公眾也一無所知。
根據財政部日前出臺的地方債“自發自還”試點指導意見,今后地方政府舉債將被貼上“三等九級”的信用標簽,標示符號分別為:AAA、AA、A、BBB、BB、B、CCC、CC、C。
此次,廣東的評級報告由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發布,該報告給出的2014年廣東省政府債券信用等級是AAA。該等級的含義是:“償還債務的能力極強,基本不受不利經濟環境的影響,違約風險極低。”白景明認為,由第三方出具地方政府債評級報告,實際上是讓市場來約束政府發債。
有專家估計,中國大約還有10年的政府債務擴張期。對此,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解決地方債務問題的治本之策,還在于打破“上級政府隱性擔保”,中央和地方權責法制化。
評級“獨立”怎么保證?
2011年,標準普爾公司把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頂級的AAA級下調至AA+級。一家美國公司將美國政府的主權信用級別進行降級,體現了作為權威信用評級機構的獨立性,這是國際著名信用評級公司贏得公信力的例證之一。
有業內人士發問:我國的信用評級機構能不能表現出這樣的獨立性?
“在評級市場,評級機構一直是弱勢一方,地方政府很強勢。”國內一家評級機構的負責人指出,評級過程中,很少有地方政府愿意主動公開完整詳細的財政數據,對地方融資平臺的評級也存在“虛高”。
此次,財政部要求,試點地區財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預評級機構的公正評級”,并須從國內具備資質的評級機構中依法競爭擇優選擇一家信用評級機構,簽署信用評級協議。
“對于評級機構等中介機構而言,需要從法律上明確其責任和權利。但現在最缺的,是一個標準化的模板,比如類似IPO融資所需要的信息披露式。”在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看來,如果政府發布類似IPO的工作報告,首先需要財務報告的標準化,以及完善的資產估值、政府會計準則等。
王雍君表示,組建評級機構對地方政府進行信用評級,要面臨的問題還很多,如機構性質、經費來源、運行方式等,更不用說來自地方政府的“阻力”。“但是,如果能對一些地方政府如脫韁野馬般的政績沖動和市場干預構成有效監督,促進地方領導干部對政府信用真正負起責任,為市場經濟夯實信用基礎,又何妨一試?”
監督方式防騙必讀生意騙場親歷故事維權律師專家提醒誠信紅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稅務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個人信用企業信用政府信用網站信用理論研究政策研究技術研究市場研究信用評級國際評級機構資信調查財產保全擔保商帳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訓
華北地區山東山西內蒙古河北天津北京華東地區江蘇浙江安徽上海華南地區廣西海南福建廣東華中地區江西湖南河南湖北東北地區吉林黑龍江遼寧西北地區青海寧夏甘肅新疆陜西西南地區西藏貴州云南四川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