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報紙給商戶(hu)免費發放近(jin)兩年了,大(da)家也(ye)常看,最近(jin)看到上面有一條貸(dai)款廣告,按照電話打過去,竟然被(bei)騙(pian)了。”6日(ri),新河東路派出所接到市民劉(liu)先生(sheng)報警求(qiu)助,自己輕信街頭小報,被(bei)騙(pian)走2300元。 劉(liu)先生(sheng)在湖濱(bin) ...
“這些報紙給商戶免費發放近兩年了,大家也常看,最近看到上面有一條貸款廣告,按照電話打過去,竟然被騙了。”6日,新河東路派出所接到市民劉先生報警求助,自己輕信街頭小報,被騙走2300元。
劉先生在湖濱大道經營一家超市已經有近兩年時間,據劉先生介紹,兩年間不斷有人向超市內發放免費小報。“整個版面都是各種各樣的小廣告,沒有什么內容可看,但因為是免費的,大家誰也沒有拒絕。”劉先生說。
最近一段時間,正為自己兒子買房愁貸款的劉先生,無意中在這些免費的街頭小報中,找到一則貸款廣告,稱“30天內快速貸款”,這讓劉先生很心動,“而且考慮到報紙的可信度,看了兩年應該是真的。”
按報紙登出的聯系方式,劉先生撥打對方電話,經過溝通,雙方達成協議,約定貸款15萬,而劉先生需要先出具自己的信用證明。“對方稱公司有客戶信用查詢系統,經查詢我的信用系數較低,如果想快速貸款,需要‘充信用’。”劉先生解釋說,所謂的“充信用”,就是向對方給出的銀行卡號內打錢。“對方第一次讓我充2300元,就可以提高信用系數,我從銀行轉款過去,但不久他又打電話說,我的信用系數依然不夠,還要再充2000元。我感覺事情蹊蹺,告訴對方不貸款了,讓他把之前的2300元打回來,可對方立刻掛了電話。”劉先生說,此時知道被騙了。
民警了解情況后,撥打貸款方電話,均為接通狀態。目前,此案正在立案調查中。民警提醒,之前也發生過因輕信免費發放的街頭小報而被騙的案例,針對部分以廣告為主、免費發放的報紙、雜志,市民應提高警惕,甄別廣告信息可信度。